天體簡介
LHS 1140 b 是2017年通過凌星法和徑向速度法聯合發現的系外行星,圍繞一顆安靜的紅矮星LHS 1140運行。這顆行星因其位于宜居帶內、母星活動較溫和,被視為搜尋地外生命的"頭號目標"之一,甚至比TRAPPIST-1系統更具潛力。
關鍵特性
宜居帶與行星結構
公轉周期24.7天,接收的恒星輻射約為地球的一半,表面溫度可能允許液態水存在。
高密度(約7.5 g/cm3)表明它是一顆富含金屬的巖石行星,可能擁有鐵質核心和硅酸鹽地幔,結構類似地球但更致密。
母星優勢
LHS 1140是一顆罕見的"安靜"紅矮星,耀斑活動較弱,大幅降低了行星大氣被剝離的風險,為生命演化提供了穩定環境。
大氣層探測窗口
JWST已將其列為優先觀測目標,2023年初步數據顯示其可能保留富氮大氣(類似地球早期大氣)。
未來極大型望遠鏡(如ELT)或能檢測生物標志物(如氧氣、甲烷)。
科學意義
LHS 1140 b的獨特價值在于:
最佳平衡點:介于"過于活躍的紅矮星行星"(如比鄰星b)和"遙遠難測的類地行星"之間,是當前技術下大氣研究的最優選擇。
新類型代表:展示了超級地球可能存在"金屬增強型"演化路徑,挑戰了傳統行星形成模型。
這顆49光年外的世界,或許正承載著人類尋找宇宙同伴的最大希望。正如發現者所言:"如果要在銀河系標出一個最可能存在生命的點,LHS 1140 b就是那個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