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LDN 1157是天鵝座內一個著名的暗星云與恒星形成區,以其活躍的分子外流(protostellar outflow)聞名。它屬于“天鵝座爆發區(Cygnus X region)”的一部分,是研究原恒星噴流與星際介質相互作用的經典案例46。
結構與動力學
LDN 1157的核心是一顆年輕的Class 0原恒星(LDN 1157-mm),正處于恒星形成的極早期階段。該原恒星通過吸積盤噴出高速雙極分子外流(速度達100 km/s),與周圍分子云碰撞,形成激波并激發多種分子輻射(如CO、H?O、SiO)6。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ALMA)的高分辨率觀測顯示,其外流結構呈不對稱的弓形激波,暗示星際介質密度不均勻或磁場的影響。
科學意義
化學實驗室:LDN 1157是星際分子化學研究的熱點,已檢測到復雜有機分子(如甲醇、甲酸乙酯),為生命前驅物質形成提供線索6。
恒星反饋研究:原恒星噴流通過機械反饋加熱并擾動分子云,可能抑制或觸發新一輪恒星形成。
距離爭議:早期估計其距離為600光年,但Gaia數據修正為325光年,使其成為距離最近的活躍分子外流系統之一4。
盡管肉眼不可見,LDN 1157的亞毫米波輻射(如赫歇爾空間天文臺數據)揭示了其絲狀結構,而光學影像中則表現為切割銀河背景的暗斑。未來,JWST的紅外觀測有望揭示其塵埃包裹的原恒星核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