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開普勒-186f是人類在2014年發現的首顆位于恒星宜居帶內且接近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由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通過凌星法探測。其母星Kepler-186是一顆M1型紅矮星,質量與光度僅為太陽的一半,因此宜居帶更近(行星公轉周期130天)。
這顆行星的發現意義重大:它暗示了紅矮星周圍可能存在適宜液態水的環境。盡管其實際大氣成分未知,但模型推測若存在足夠溫室氣體(如CO?),表面溫度或支持液態水。不過,紅矮星的活躍耀斑可能威脅大氣穩定性,引發對生命適居性的爭議。
開普勒-186f的探測技術展現了系外行星研究的突破——從巨型氣態行星到類地目標的跨越。它激勵了后續任務(如TESS、JWST),進一步探索宜居行星的大氣特征。盡管492光年的距離使直接觀測遙不可及,它仍為地外生命搜索提供了關鍵方向,并提醒我們:宇宙中或許存在更多“淡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