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洞穴星云是仙王座內一個生動的恒星形成區,其得名于中央巨大的暗塵帶形成的"洞穴"狀結構。這片電離氫區被年輕星團Cepheus OB3的熾熱恒星激發,同時被分子云物質部分遮蔽,形成了宇宙中罕見的"光影交織"景觀,完美展示了恒星誕生時輻射與物質的角力。
星際雕刻藝術
星云的突出特征包括:
電離前沿:
受O型星HD 217086電離
紅色Hα輻射區延伸20光年
溫度梯度8,000-10,000K
暗塵結構:
洞穴壁厚約2光年
密度達103-10?分子/cm3
包含多個原恒星核心
動力學過程:
恒星風塑造的空腔結構
檢測到分子外流
恒星育嬰室的剖面圖
赫歇爾望遠鏡揭示:
塵埃質量約2,000太陽質量
存在復雜的有機分子
正在形成不同質量的恒星
科學價值:
反饋機制:研究電離輻射如何調控恒星形成
分子云演化:理解云核坍縮條件
化學富集:追蹤重元素分布
觀測提示:
6英寸望遠鏡可見模糊紅斑
天文攝影展現洞穴立體感
需Hα/[O III]濾鏡增強細節
這片被稱作"宇宙育嬰洞"的星云,其明暗交錯的構造不僅記錄著新生恒星如何"破繭而出",更暗示著星際物質如何在輻射與引力的拉鋸中找到平衡。Sh2-155的存在證明,銀河系中最壯觀的建筑,往往誕生于毀滅與創造的力量交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