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簡介
CTB 109 是仙王座內一個獨特的超新星遺跡,因其異常的X射線發射特征而成為天體物理學的重要研究對象。這個直徑約90光年的遺跡展現了大質量恒星死亡后的復雜演化過程。
X射線閃耀的半殼結構
CTB 109最顯著的特征是其明亮的X射線半圓形殼層:
由愛因斯坦衛星在1979年首次發現
呈現清晰的半圓形邊界(約160度)
包含熱等離子體(溫度約0.5keV)
與分子云強烈相互作用導致不對稱形態
神秘的中子星關聯
遺跡內發現X射線脈沖星1E 2259+586:
自轉周期約7秒(異常緩慢)
具有磁星級別的表面磁場(~6×1013G)
顯示周期躍變(glitch)和X射線爆發
可能是"抗磁星"(anti-magnetar)理論的證據
分子云相互作用的實驗室
CTB 109與巨型分子云相互作用產生:
明亮的OH脈澤發射
受激的CO輻射線
沖擊波加熱的H?排放
這種相互作用為研究星際介質動力學提供了天然實驗場
多波段觀測挑戰
由于光學不可見,研究需要:
X射線望遠鏡(如Chandra)
射電干涉儀(VLA)
紅外空間觀測站(如Spitzer)
其特殊形態持續挑戰超新星遺跡的標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