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WST)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棕矮星周圍觀測到的化學物質最豐富的圓盤,這是一種涼爽、微弱的物體,有時被稱為“失敗的恒星”。
這一發現來自Cha Hα 1,一個年輕的棕矮星,周圍環繞著氣體和塵埃的漩渦圓盤,行星可能在這里形成。
棕矮星及其圓盤為行星系統如何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韋伯望遠鏡探測到這種前所未有的化學物質混合,表明即使是這些恒星中的弱者也可能擁有孕育行星的原始成分。
這是因為低質量恒星和棕矮星產生的輻射和熱量不如我們太陽這樣的恒星。因此,它們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盤更冷、更薄,壓力和湍流更弱。這些條件改變了塵埃顆粒和分子的行為:富含冰和水的顆??梢愿斓叵騼绕撇⒈缓阈峭淌?,而較輕的富碳物質更有可能保留在后面。
這種更平靜的環境也減緩了圓盤中的混合,這意味著區域之間的化學差異可以比在更熱、更有活力的恒星周圍持續更長的時間。
“在(低質量恒星和棕矮星周圍)的圓盤中,富含水的塵埃顆粒移動迅速,并被恒星吸積,留下了更富含碳的塵埃,”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MPIA)的博士后研究員Kamber Schwarz告訴Space.com。
“在這些圓盤中形成的行星很可能與在類似太陽的恒星周圍形成的行星具有截然不同的化學成分,”Schwarz補充道,他是關于新結果的研究的共同作者,該研究可在arXiv上找到。